楷书大家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的正楷直白人生碑帖
【字帖/名碑名称】 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
【尺寸】 纵27.2CM,横898.24CM
【书法作者】 唐朝楷书/行书 书法家 颜真卿
【书体】 楷书 正楷书法
【真迹碑帖】 故宫博物院(拓本)
【国际标准书号】 ISBN 9787102030388 /2004-06-01/人民美术出版社
【图书分类】 图书 - 艺术 - 书法/篆刻 - 碑帖
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字帖是初学楷书书法者不可多得的字帖。是收集珍藏、装裱悬挂或馈赠好友之佳品!为东方白大草书画社推荐教材,会员附赠东方白先生大草书法画册一本及对这本颜真卿习字碑帖的专业点评。
【史料】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 ),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出身琅琊颜氏,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一度光复河北。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印证了楷书大家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的正楷直白人生。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书、楷书。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开气韵楷书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全称《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俗称颜子碑。自署天宝十三载(754年)十二月立。 晋夏侯湛文,颜真卿楷书,碑阳额为其篆书。碑阴记为颜真卿撰文并大字楷书,额为其隶书。碑高2.6米,宽1.03米,厚0.22米,造型高大宽硕,四面刻。碑阳、碑阴各15行,碑侧各3行,行30字。正面和两侧正文为晋夏侯湛撰《汉大中大夫东方朔先生画赞》正文,背面为唐颜真卿撰《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 1983年5月重新复制新碑。原碑真迹尚存,国家一级文物藏品,现存于山东陵县文博苑内建亭保护。传世有宋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东方朔画赞碑》为颜真卿四十五岁时所书。大楷字径约十厘米。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气势磅礴。苏东坡给予此碑高度评价:“颜真卿写碑,惟《东方朔画赞》最为清雄。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临此。虽大小相悬而意良是,非自得于书,未易为之言也。”(《仇池笔记》卷下)此碑在研究颜书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
唐开元八年(720年)德州刺史韩思复曾铭石立于东方朔神庙前。 天宝十三载 ( 754年)颜真卿出守平原。冬季,河北采访使东平王安禄山为探察颜氏虚实,委派判 官殿中侍御史平冽、监察御史阎宽、李史鱼、右金吾胄曹宋謇等巡按至郡,颜真卿 与之狎游此庙。见其碑文磨损不堪,感叹之余,挥毫依旧文重书,复刊于石,并撰 碑阴记,以抒对东方先生的仰慕之情。镌刻完工时,正值安禄山反叛,石刻被藏匿土中。十余年后,由别驾吴子晁起立于庙前。
此碑精拓本鲜见。宋拓本剜凿甚少,损字可辨,碑阳“颉〓”之“颉”左上与 “颃”字均未损。“跆藉 势”之“ ”字未剜成“贵”。“京都”二字损坏不甚。 “既浊能清”之“浊”字未损。碑阴“琅邪”二字未损。明代后期“ ”字已剜成 “贵”。由于此碑石质粗劣,随着时间延移剥落增加,碑下部尤甚,很多字几不可 识。有翻刻本,其中亦有精良者。
【释文】
背面唐颜真卿撰《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
释文:
晋·夏侯湛 大夫讳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魏建安中,分厌次以为乐陵郡,故又为郡人焉。事汉武帝,汉书具载其事。 先生瑰玮博达,思周变通,以为浊世不可以富乐也,故薄游以取位;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抗(即颉颃xié háng,倔强,傲慢)以傲世。傲世不可以垂训,故正谏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谈谐以取容。洁其道而秽其迹,清其质而浊其文。驰张而不为邪,进退而不离群。若乃远心旷度,赡智宏材。倜傥博物,触类多能。合变以明筭(算),幽赞以知来。自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阴阳图纬之学,百家众流之论,周给敏捷之辨,枝离覆逆之数,经脉药石之艺,射御书计之术,乃研精而究其理,不习而尽其巧,经目而讽於口,过耳而暗於心。夫其明济开豁,苞含弘大,陵轢卿相,嘲唅(嘲笑)豪桀,(笼罩靡前,跆籍贵势,出不休显,贱不忧戚),戏万乘若寮友,视俦列如草芥。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 谈者又以先生嘘吸冲和,吐故纳新;蝉蜕龙变,弃俗登仙;神交造化,灵为星辰。此又奇怪恍惚,不可备论者也。 大人来守此国,仆自京都言归定省,睹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徘徊路寝,见先生之遗像;逍遥城郭,观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怀,乃作颂曰。其辞曰: 矫矫先生,肥遁居贞。退弗终否,进亦避荣。临世濯足,希古振缨。涅而无滓,既浊能清。无滓伊何,高明克柔。能清伊何,视污若浮。乐在必行,处俭冈忧。跨世淩时,远蹈独游。瞻望往代,爰想遐踪。邈邈先生,其道犹龙。染迹朝隐,和而不同。栖迟下位,聊以从容。我来自东,言适兹邑。敬问墟坟,企伫原隰。墟墓徒存,精灵永戢。民思其轨,祠宇斯立。徘徊寺寝,遗像在图。周游祠宇,庭序荒芜。榱栋倾落,草莱弗除。肃肃先生,岂焉是居。是居弗刑,悠悠我情。昔在有德,冈不遗灵。天秩有礼,神监孔明。仿佛风尘,用垂颂声。
正面和两侧晋夏侯湛撰《汉大中大夫东方朔先生画赞》正文
释文:
《东方先生画赞》者,晋散骑常侍夏侯湛之所作也。湛字孝若,父庄,为乐陵太守,因来觐省,遂作斯文。赞云:“大夫讳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魏建安中,分厌次为乐陵郡,又为郡人焉。厌次今移属乐安郡,东去祠庙二百里。故厌次城今在平原郡安德县东北廿二里,庙西南一里。先生形像,今则捏素为之,并二细君侍焉。郡尝为德州,其赞开元八年刺史韩公思复刻于石碑。真卿去岁拜此郡,属殿中侍御史平公冽、监察御史阎公宽、李公史鱼、右金吾胄曹宋公謇,咸以河北采访使东平王判官巡按狎至,真卿候于境上,而先生祠庙,不远道周。亟与数公泉家兄淄川司马曜卿、长史前洛阳令萧晋用、前醴泉尉李伯鱼、徵君左骁卫兵曹张璲麟、游尉韦宅相、朝城主簿韦夏有、司经正字毕、燿族弟浑、前参军郑悟初同兹谒拜,退而游于中唐,则韩之刻石存焉。佥叹其文字纤靡,驳藓生金,卌年间,已不可识。真卿于是勒诸他山之石,盖(不辞焉。至若先生事剪裱错位,移至翰而后)取其字大可久,不复课其工拙,故援翰而^不辞焉。至若先生事^迹,则载在《太史公书》、《汉书》、《风俗通》、《武帝内传》、《十洲记》、《列仙》、《神仙》、《高士传》,此不复纪焉。有唐天宝十三载季冬辛卯朔建。
颜真卿 的,喜欢
史料部分文字值得收藏。
东方朔的气节 颜真卿的气韵 东方白的气势